《又见枫叶红》讲述了枫林村孤儿阿枫与枫叶书签的故事。
枫林村因秋日金黄的枫叶闻名,阿枫自小父母双亡,二十岁起继承母亲留下的手艺制作枫叶书签,他的书签价格实惠、做工精美,通过直播和网店远销各地,甚至因一首《枫叶颂》涨粉百万。
期间,阿枫结识了前来寻找奶奶故乡记忆的北京女孩阿翠,两人因枫叶结缘,渐生情愫。阿翠为书签画上可爱图案,让书签更受欢迎。同时,剧组进驻村子拍摄《枫叶传奇》,阿枫提供的真实枫叶成为重要道具。
然而,在一个晴朗的午后,阿枫为救落水小孩,不幸被湍急的溪水卷走牺牲。之后,阿翠留在枫林村,接过阿枫的工作,继续制作枫叶书签,传承着他对枫叶的热爱与坚守,让带着阿枫温度的枫叶书签继续走向远方,也让阿枫的精神如同枫林的根一般,留在了这片土地上。
枫林村的秋是被风驮来的。先是村口那棵老枫树梢头几片叶子卷了边,像被灶膛火燎过的纸,黄得发脆。没过三五天,风一紧,满村的枫树都跟着黄,黄得浩浩荡荡,把两条绕村的小河都染成了蜜色。
阿枫蹲在自家后门的石阶上,手里捏着片刚落的枫叶。叶脉像老人手上暴起的青筋,他用指甲顺着纹路划,划到叶尖时,叶子"咔嚓"断成两截。
"又在瞎琢磨?"三婶挎着竹篮从河边回来,篮子里是刚捶好的衣裳,水珠子顺着蓝布衫角滴,在青石板上洇出小水洼,"城里的车都排到山脚下了,你那书签再不摆出去,要等明年?"
阿枫抬头,看见河对岸的枫树林里晃着攒动的人影。红的蓝的衣裳混在黄叶子里,像撒了把糖豆。他应了声"晓得了",把断了的枫叶扔进竹筐,筐里已经堆了半筐黄透的叶子,边缘都带着他用砂纸磨出的圆角。
二十岁的阿枫比村里同龄的后生要瘦些,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工装,袖口卷到胳膊肘,露出小臂上几道浅褐色的疤——去年摘高处的枫叶时,从树杈上摔下来刮的。他是村里的孤儿,爹娘在他十岁那年夏天去河里捞飘走的木筏,再也没上来。村里人轮流照看着把他拉扯大,十八岁那年,他在老屋的梁上翻出个铁盒子,里面是娘攒的几十片压平的枫叶,每片背面都用毛笔写着日期,最早的是二十年前。
那天他蹲在门槛上数了一下午,数到最后一片,日期是爹娘出事前三天。叶背上的字迹被潮气浸得发晕,像片模糊的泪痕。
"阿枫哥!"河对岸传来喊声,是村东头的小石头,手里举着个手机跑过来,"我姐说你再不直播,粉丝都要跑光啦!"
阿枫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土。他的直播架就支在后门的老枫树下,手机镜头正对着河对岸的枫林。上个月他试着开了场直播,就坐在石阶上慢悠悠地压枫叶、穿丝线,谁知道有人蹲在直播间看了一下午,临走时留了句"这叶子黄得真干净",第二天就有人下单买书签。
"来了。"他应着,把竹筐拖到直播架旁。镜头里映出他清瘦的脸,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晃,他抬手捋了捋,指尖碰到眼角时顿了顿——昨晚又梦见爹娘了,梦里他们站在河对岸的枫树林里,喊他的名字,可他怎么跑都过不去,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。
小石头凑过来看屏幕:"哇,都三百多人了!阿枫哥,你快唱那首《枫叶颂》啊,上次你一唱,好多人刷礼物呢!"
阿枫没说话,拿起片枫叶往竹压板上放。他的手指长而灵活,捏着细小的银线穿过叶梗时,手稳得像钉在那儿。《枫叶颂》是娘教他的童谣,调子简单,词儿就几句:"黄叶子,飘呀飘,飘到河边歇歇脚;风来了,带它走,走到天边找朋友。"
他只在直播间唱过一次,那天是娘的忌日。唱到第二句时,喉咙突然哽住,镜头里能看见他肩膀在抖,那天晚上,后台多了两百多个订单,评论区里有人说"这歌听得人心里发空",还有人说"想我妈了"。
"阿枫哥,你看!"小石头突然叫起来,"有人问能不能定制书签,要在叶子上刻字!"
阿枫抬眼,屏幕上果然飘着条新评论:"想刻'平安'两个字,给我远在国外的女儿。"
他盯着那两个字看了会儿,指尖在冰凉的竹压板上轻轻敲了敲,回了个"能"。
风又起了,老枫树的叶子哗哗往下落,像下了场碎金雨。落在阿枫的蓝工装上,落在直播架上,落在河面上。远处传来游客的笑声,混着村里书签店的吆喝声,阿枫低头继续穿线,银线穿过枫叶的刹那,他好像听见娘在身后说:"慢点穿,别扎着手。"
他猛地回头,身后只有空荡荡的石阶,和石阶上那只装着半筐黄叶子的竹筐。
孟秋睡不着
三随酒品理
白二西
well老师
白二西
白二西
兰生正
景三Yying
云岭洛奇
云岭洛奇